3)第422章朝有诤臣国有明君_奋斗在开元盛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…缓了口气,张相也就缓过来了。

  冲着身边的内侍点点头,一个微笑,示意他可以松手了。

  然后稳稳地站在李老三面前,正冠,抖袍,捋髯,随后才双手高举过顶,躬身一礼,一躬到地。

  “臣,门下省诗中,曲江张九龄,谨为陛下贺!”

  李老三一愣,张九龄这是正式奏对的架势啊,不由得他也收起了脸上的戏谑,同样转过身来,正面张九龄,站直身形,沉声问道:

  “张相不必多礼,但不知,朕何喜之有,让张相亲自道贺?”

  张九龄站直身形,正视李老三的双眼,一字一顿地说道:

  “朝有诤臣,国有明君!”

  李老三多聪明的人啊,一听这个就明白了,嘿,我说张九龄为啥道贺呢,原来还是要说刚才金銮殿之上的事儿,还是谢直呗?嘿,你说我这刚刚消了气,你就又来撩拨我?

  一听这个,李老三脸上的神情也就淡漠了下来。

  “哦?朝有诤臣,国有明君?

  这个说法,倒是有点意思了……

  难道不应该是国有明君,才能超有诤臣吗?”

  张九龄一摇头。

  “明君在朝,不动不摇,如定海神针一般,镇压一国国运,自然如同天神一般,藏身于九天之上,俯视人间悲欢离合……

  说句陛下不爱听的话,就算真的有明君在国,普通百姓也不知道啊……

  但是,有了诤臣就不一样了……

  诤臣一般都是名臣。

  什么叫名臣?

  有能力,有成绩,最重要的,是有名声……

  名声干啥用的,还不是让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……

  如果,我是说如果,有名臣,当面和天子争论起来,就是诤臣了!

  这样的话,老百姓自然也知道了……”

  李老三可听出来了,这就是说谢直呢。

  诤臣不诤臣,另说,说谢直名臣,那绝对没毛病……

  人家汜水谢三郎没当官之前,就在洛阳城落下了诺大的名头,夜审杨七,都被编演成戏剧了,据说就靠着这一系列的戏曲,生生养出了一个名动洛阳的魏家班。

  随后什么考场直怼主考官,为了考试敲响登闻鼓,促成了大唐科举考试的改革……然后什么洛阳粮案什么以死开道,李老三都懒得回忆了,就这一桩桩一件件,哪一个不是在民间引动风潮?

  说实话,今天要不是张九龄提出来,他还真没有意识到,别看谢直当官的时间不长,当官的职位也不高,但是要抡起经营当官的名声来,满朝文武捆一块,都不是人家汜水谢三郎的对手,最起码,别人在朝堂上面,干了什么大事,也就是回家自己偷着乐去了……你再看看谢三郎,好家伙,专门找了个戏班子,专门帮着他吹牛-逼……

  这事想管还真管不了……

  为啥?

  因为人家魏家班演出的这些东西,都是谢三郎的亲身经历,即便略有改编的地方,也断然没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g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